<th id="0hksf"></th>
    1. 集郵組織開展活動的創新路徑與實踐策略

      ——以重慶航天集郵研究會的活動探索為例

      2018-09-20  周建華 吳顯峰

      摘  要:集郵組織開展集郵活動,在理念層面,把握好影響力與實效性兩個重點,通過大型活動樹形象、主題活動增內涵;在操作層面,做到普及與提高相結合、內力與外力相結合,多層次多渠道擴大活動參與面;在保障層面,夯實組織建設,強化宣傳推介,為活動高效開展強化內在動力、優化外部環境。

      關鍵詞:集郵組織;活動;創新路徑;實踐策略

      活動是集郵的生命,對于各級各類集郵組織而言,開展活動既是其各項工作的主線,更是其發展壯大的根本。集郵組織在活動開展中如何既贏得社會影響,又讓會員得到真正實惠?如何保障活動高質量、高效率開展,實現預期效果?如何通過活動帶來的正能量提升集郵組織的凝聚力、影響力?本文結合重慶航天集郵研究會在活動開展中的探索實踐,對以上問題進行分析、闡釋。

      一、把握“兩個重點”,重規模增實效提升活動影響力

      影響力與實效性,是檢驗集郵活動最終成效和實際意義的重要標尺,集郵組織開展活動時應把握好這個兩個重點,借助大型活動的影響力“塑形”,通過主題活動的實效性“鑄魂”,提升集郵活動的內涵意義、實際價值。

      (一)注重規模與層次,通過大型活動樹立形象

      大型活動應當作為集郵組織各項活動中的“拳頭產品”,數量不宜多,質量卻要高?!按笮汀本唧w體現在活動的規模和層次上,體現在活動的參與面和影響面上,更體現在活動的價值與內涵上。

      2016年4月,西安全國郵展期間,重慶航天集郵研究會聯合集郵報社、航天郵友聯誼會、航天集郵網舉辦了首屆全國航天集郵學術研討會。這是一次“國字頭”的活動,來自全國各地的百余名航天集郵愛好者和論文作者相聚一堂,全國集郵聯副會長、學術委主任孫蔣濤以及十余位全國集郵聯會士到場祝賀,王若維、林大安、崔建平等航天集郵家現場點評。這次研討會最重要的成果之一,是編印出版了20余萬字的《首屆全國航天集郵學術研討會航天集郵文集》,這是全國首部航天集郵文集匯編,收錄了來自17個省、市、區的學術論文和研究文章36篇,全國集郵聯副會長、國際級郵展評審員焦曉光表示:“這是航天集郵者多年研討成果的薈萃,文集出版不僅是我國航天集郵界,也是我國集郵界值得慶賀的事情?!?/p>

      2017年4月至11月,重慶航天集郵研究會與集郵報社聯合開展了“全國航天集郵組織現狀與發展”課題調研,調研面向全國航天集郵組織和航天集郵愛好者展開,先后收到25個省、市、自治區的調查問卷近400份,參與者中不乏馬佑璋、林衡夫、李伯琴、馬驎、賴景耀、李明、林軒、葛建亞、凌福根等著名集郵家。在問卷基礎上,重慶航天集郵研究會組織力量進行分析研究,提出對策建議,形成一萬余字的調研報告,并在福建泉州第九次全國民間集郵研究會聯誼大會現場進行發布。這是一項首次對全國航天集郵組織自身建設進行深度調研的課題,其成果價值受到廣泛好評,馬驎會士表示:“這項課題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和較高的研究價值,為全國航天集郵組織乃至其他民間集郵組織科學、健康、有序發展提供了重要參考?!?/p>

      重慶航天集郵研究會根據“立足重慶,放眼全國”的定位,計劃每年舉辦一場“具有全國影響”的大型活動。明年是重慶航天集郵研究會成立20周年,屆時將結合會慶主題活動承辦第十次全國民間集郵研究會聯誼大會;同時以聶榮臻元帥誕辰120周年為契機,舉辦競賽性的首屆西部航天集郵展覽。這樣的活動雖然會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但帶來的社會聲譽、業內認同、人脈資源等綜合效應也是可觀的。

      (二)緊抓郵展與學術,通過主題活動深化內涵

      集郵展覽與學術研究是集郵的兩大重頭戲,是體現集郵“深度”的關鍵,集郵活動的內涵發展離不開郵展與學術的支撐,日常的主題活動應將與郵展、學術相關的內容貫穿其中,勤練內功,提升內涵。

      將集郵展覽融入活動中,一方面是結合實際舉辦各種層次的郵展,為會員提供自我展示、相互學習的機會,更為重要的是開著常態化、系統性的郵集編組培訓活動,從根本上提升會員組集參展的水平。2014年至今,重慶航天集郵研究會舉辦了四屆航天郵集編組培訓班,并借當地舉辦大型集郵活動(如2014年“紀念聶榮臻元帥誕辰115周年”集郵展覽)之機開展航天郵集編組研討,邀請了李曙光、林大安、王若維等知名集郵家授課;對于會員參加競賽類郵展的郵集,組織專家組進行“一對一”專業輔導;同時,還組織會員前往亞展、國展以及各級航天專項郵展現場進行觀摩學習。會員們從每次集中培訓或現場觀摩中都受益良多,郵集編組水平在這樣反復的學習與實踐中不斷得到提升。

      將學術研究融入活動中,一方面,舉辦專題講座,夯實理論基礎,這些年,重慶航天集郵研究會的專題學術講座從未間斷,如王若維主講《中國嫦娥探月工程與航天集郵》、肖宏主講《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創建與發展初期的郵政通信與郵品》、陳山主講《重慶全英文點線日戳使用時間及使用性質》、周建華主講《蘭州27支軍郵局發展簡史》等,每次郵學講座都能給會員帶來不少收獲,或從中汲取新的知識、觀點,或啟迪研究的方向、思路,更為重要的是形成了濃厚的學術研究氛圍。另一方面,開展專項研究或舉辦學術論壇,匯報學術成果,近幾年,重慶航天集郵研究會編印出版了《巴蜀航天集郵文集》《新時期民間集郵組織現狀研究文集》《首屆全國航天集郵學術研討會航天集郵文集》《全國航天集郵組織現狀與發展調研報告》等四本學術論文集,另有《年輕化——集郵研究會可持續發展的必要選擇》等多篇論文在全國集郵論壇上發布。未來,重慶航天集郵研究會將在學術研究活動中繼續深入——做好專項課題的重點研究,對蘭州27支局軍郵史展開持續、深入研究,并以郵集、論著等形式展示階段性研究成果;同時提升學術研究講座的實效,除舉辦郵識郵史講座提供“內容營養”外,注重對學術研究方法、研究規范、表現形式以及調研報告、學術論文撰寫技巧等進行專業培訓,提供“方法指南”。

      二、做好“兩個結合”,多層次多渠道擴大活動參與面

      眾人拾柴火焰高,參與者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影響著活動開展的質量。要吸引更多的人參與其中、身體力行,則須在活動的內容設置和運作方式上多下功夫,讓參與者得到真正實惠。內容上應處理好普及與提高之間的關系,方式上應調動一切可以借助的力量,以活動自身的魅力聚集人氣,并通過“眾人拾柴”提升活動質量,使集郵活動步入一條良性循環的軌道中。

      (一)普及與提高相結合,讓每個參與者都能有所收獲

      在活動的內容設置上,既要有“陽春白雪”,也應有“下里巴人”,注重將普及與提高相結合,針對性地開展活動,提升活動參與度。

      對內,集郵組織應根據會員不同知識背景、不同集郵目的,分層次、分類別開展內容多樣化的集郵活動。會員的郵識高低、郵品多寡有所不同,對集郵活動的興趣方向與實際需求也不一樣,集郵組織開展的活動應最大限度滿足會員的不同需求,讓每位會員各取所需、所有所獲,通過活動的共鳴產生對集郵組織的認同感。針對“入門型”會員,重點在培養興趣、普及常識等方面提供服務,并循序漸進地引導他們從“看熱鬧”深入到“看門道”,最近幾年,重慶航天集郵研究會多次組織會員前往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文昌航天發射場現場觀摩發射任務,親身體驗辦理航天郵品的過程,讓會員開闊眼界、增長見識的同時加深對航天集郵的喜愛,一些會員將在現場收集到的相關航天郵品進行整理,自發加入到編組郵集的隊伍中。針對“晉階型”會員,重點在學術研究、郵集編組等方面提供指導,比如,舉辦主題講座、學術報告會、郵集評審會等。

      對外,集郵組織還應肩負起向全社會推廣、普及集郵的責任,積極對接社會熱點,瞄準重點人群,開展形式多樣的大眾化集郵普及活動,吸引更多人了解集郵、參與集郵、熱愛集郵。一方面是做好青少年集郵的基礎普及,2014年、2016年,重慶航天集郵研究會兩次在重慶璧山中學舉辦航天集郵專題知識講座,邀請航天集郵家王若維開講,在青少年學生心中種下一顆集郵的種子;另一方面是做好集郵大眾化的全面推廣,2016年4月24日,首個“中國航天日”之際,重慶航天集郵研究會舉行了主題座談會,邀請會內外集郵愛好者和相關社會人士參加,以座談交流為契機宣傳、推介航天集郵。

      (二)內力與外力相結合,借不同平臺實現參與最大化

      在活動的運作方式上,既要充分發揮集郵組織內在的主觀能動性,又要巧妙借助外力、借用外腦,通過擴大活動的組織渠道、參與渠道,聚集更多人氣。

      借力兄弟集郵組織,以聯動協作實現聚眾效應,增強活動影響。廣泛的對外交流是集智聚力的重要途徑,通過與區域內各級各類集郵組織、區域外同專業集郵組織交流合作,可以在活動開展中實現信息互通、資源共享,在擴大活動參與范圍、影響范圍的同時也有助于提高活動質量。這些年,重慶航天集郵研究會與不少集郵組織建立了密切聯系,進行了多種形式的聯誼交流——2008年10月舉行首屆川渝航天郵友聯誼會,2013年12月舉行第二屆川渝航天郵友聯誼會,2015年5月參加四川航天集郵協會成立三周年暨四川航天集郵協會成都分會成立大會,2015年11月與新成立的海南航天集郵研究會座談,2016年6月與廣州航空航天集郵研究會聯誼,2016年12月舉辦首屆成渝航天郵友聯誼會,2017年12月與四川航天集郵協會、四川省集郵現代開放類研究會、四川省生肖集郵研究會舉行川渝“兩地四會”集郵聯誼會,2018年1月邀請延陵郵學會前往重慶開展新春聯誼……每一次活動都有思維的碰撞、經驗的汲取、資源的拓展,郵友之間增進了情誼,郵會發展拓寬了渠道。

      借力網絡社交平臺,以線上互動打破時空局限,提升活動效率。在“互聯網+”的大背景下,集郵組織可以通過微信群、QQ群、網站等平臺,將集郵活動從線下延伸至線上,比如,開展微信集郵展覽、線上集郵講座、線上郵品調劑等,充分利用互聯網傳播便捷快速、不受時間空間局限等特性,將集郵活動突破區域范圍,獲得更廣泛的參與度。重慶航天集郵研究會以網絡平臺上的“重慶航天集郵”微信群為依托,重點開展蘭州27支軍郵局郵史研究、郵品調劑等活動,僅從去年底至今,微信群里舉辦的蘭州27支軍郵局郵品專場拍賣活動已達十余次,為全國各地郵友調劑相關郵品200余件,其中不乏早期珍罕郵品;同時,還圍繞蘭州27支軍郵局郵品、郵史舉辦了多場線上互動研討、主題講座,拓寬視野,啟發思索,促進相關研究不斷邁向深入化、系統化。蘭州27支軍郵局第五任局長梁義國表示,“重慶航天集郵”微信群已成為國內收藏、研究、交流27支軍郵局郵品的重要平臺,是27支軍郵局郵品愛好者的集結地。

      三、夯實“兩個保障”,強支撐廣宣傳推進活動常態化

      集郵活動的順利開展,在內需要人力物力等保障,在外需要輿論氛圍等支撐。集郵組織應以夯實組織建設為抓手,練好內功,為集郵活動開展提供動力源泉、智力支持、行動保障;同時,充分整合資源,加大宣傳力度,為活動開展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通過內外支撐提供強有力的保障,使活動開展實現高效化、科學化、常態化,提升活動知名度、美譽度。

      (一)夯實組織保障,為活動開展增強內在動力

      擁有一個具備創造力、執行力的團隊是開展各項活動的重要前提,集郵組織應不斷規范制度建設、提升隊伍建設、強化形象建設,使組織功能更加完善、組織程序更加嚴謹,為活動開展的各個環節實現高質量、高效率地運轉銜接提供保障。

      制度建設方面,包括規范性制度和獎勵性制度,即要明確權利責任、理順工作流程,又要激發潛能、調動積極性。以重慶航天集郵研究會為例,會內制定了理事會季度例會制度、秘書處會務協商制度、監事會日常監督制度、重大活動聯動研商制度,讓日常工作及活動運轉有章可循;優秀會員評選制度、郵集/論文獲獎配套獎勵制度、重大貢獻獎勵制度等,則充分調動了廣大會員為會務工作、活動開展獻計出力的主動性、積極性。同時,秘書處明確分工,既各司其職、各盡其責,又形成合力、共同推進活動進程。

      隊伍建設方面,既要增加會員數量,更要注重會員質量。一方面,通過多形式、多渠道的集郵文化普及,按照寧缺毋濫的原則,發掘、吸納新會員,壯大集郵組織隊伍。另一方面,將隊伍建設的重點放在優化會員結構上,注重吸納青少年會員,優化隊伍年齡結構,提升集郵組織活力;培養或針對性發掘一批在內容策劃、活動組織、資源渠道、郵品設計、專業知識等方面具有專長的會員,優化隊伍能力結構,提升各項工作的創造力、執行力。

      形象建設方面,應做好“硬件”和“軟件”的結合,從外在到內在給人留下感官上、心理上的美好印象。比如,建立完善的集郵組織形象識別系統,包括便于識別、特色鮮明的會徽、會旗,用于活動籌備、舉行等階段的相關場合,提升活動的儀式感和規范性。又如,邀請中外集郵界知名人士擔任集郵組織名譽會長或某次專項活動的顧問,借助其影響力、號召力為活動開展創造更好條件。

      此外,關于活動經費的籌集,除會內贊助、會員會費、會制郵品銷售所得外,還可通過活動議題設置,與企業、學校等聯動合作,尋求一部分政策性資金或社會資金。

      (二)強化宣傳保障,為活動開展優化外部環境

      廣泛、有效的宣傳推介,能為活動吸引關注、增添影響,吸納更多資源和力量參與其中,有時還能在推動活動進程中發揮重要作用。集郵組織應高度重視宣傳的作用和意義,構建“內外聯動”“線上線下”的大宣傳格局,為活動開展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

      通過宣傳推介擴大活動影響。在宣傳載體上,要拓寬思路、創新方式,打好“組合拳”,力爭達到最佳效果。一方面,將媒體宣傳作為主要方式,根據活動內容、活動規模、活動進程等,結合相關媒體的用稿習慣,選擇新聞消息、事件通訊、現場特色、新聞圖片等適合的形式對活動進行報道,通過媒體的傳播力實現宣傳目的;另一方面,積極尋求媒體報道以外的宣傳方式,例如,與活動相關的主題郵品、體現活動成果的集郵文集等都是宣傳活動的不錯載體,通過多種方式、多種載體進行宣傳推介,有利于適應不同人群的信息接收習慣,增強宣傳的覆蓋面。在宣傳渠道上,既要注重大眾傳播媒介(具有國家統一刊號的郵報郵刊及綜合性報刊等)的作用,也應發揮民間郵刊以及自媒體的功效;既要做好線下宣傳,也應用好網站、微信群、QQ群等線上傳播平臺,通過多種渠道、多元手段的廣泛傳播,形成活動宣傳的疊加效應。

      通過宣傳推介助力活動進程。有些時候,宣傳既是活動的支撐手段,也是活動的組成內容,對活動進程起著重要作用。2017年4月,重慶航天集郵研究會與集郵報社聯合啟動了“全國航天集郵組織現狀與發展”課題調研,整個活動分為問卷調查、報告撰寫、成果發布三個階段,在每個階段中,宣傳報道都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問卷調查階段,通過各類媒體發布調查問卷內容及反饋方式、獎勵方式等事項,周知如何參與此項活動;報告撰寫階段,及時跟蹤報道問卷統計情況、研究進度等;成果發布階段,提前預發活動時間地點等信息,活動結束后又通過媒體對全過程進行綜述報道,并公布問卷調查參與者獲獎名單。整個活動中,宣傳都貫穿始終,在推動活動進程的同時也提升了活動影響。

      丰满少妇

      <th id="0hksf"></th>